如何饲养娃娃鱼
一、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喜阴暗、清凉、流动的摸水环境。它的食性广泛,幼体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为食。随着个体长大,逐渐捕食蝌蚪、青蛙、鱼,蟹,甚至连水鸟、羊肉都可为食。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大娃娃负还吞食同类幼体。娃娃鱼性情较凶猛,口腔大,上下有三排牙齿,掌握不好,它会行凶咬人。
二、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一)具备良好的水体环境:含碱量大的水或混浊水,对娃娃鱼的危害性极大,所以水质要清洁。水温以14~18℃为适宜,水深以30cm为好。
(二)要掌握饲养管理方法:夏秋季投食以蛙类为主要饵料,冬春季以羊肉为主要饵料。喂食的时间,每天早晚各1次,投喂数量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摄食能力酌定。每长1kg娃娃鱼需要精料1.7kg。 一般冬季少投饵,春季增加,夏秋季多投饵。以投喂新鲜、活饵为好。此外,应加强管理,做到勤巡塘、勤观察,勤检查、勤清污、勤洗池,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发生鱼病要及时用药消毒治疗。
如果是家庭养殖,饲养环境是最令人头痛的,除非你养的娃娃鱼跟市面上1元1只的一样大,否则,你就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养它了。娃娃鱼喜阴,所以池子外面一定要有类似棚子一类的东西,让整个池子都不见阳光,但是又不能直接给它盖上盖,那会使空气不流通。然后,娃娃鱼的适宜饲养温度为18-22度,这就代表你一年至少有两季需要每天关注娃娃鱼的水温。另外,池子底下需要有孔穴,足够大的孔穴,因为娃娃鱼是每天都在里面睡觉的。最后,任何水生动物的饲养,过滤器都必不可少,尤其是娃娃鱼喜欢流动水,又不好动,每天换水可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你的池子长只有一米左右,那么买个桶式的就ok了,这东西几乎没有噪音,如果缸子再大就要用上式了,过滤效果强,但是噪音大。由于娃娃鱼不晒太阳,所以水几乎没有蒸发,就没有必要每天给它加水,但这也意味着,它不能像乌龟那样成年的不换水,只要水稍有浑浊,就要换。注意!不每天换水是在你有足够功率的过滤器前提下的!小娃娃鱼是最难养的,因为娃娃鱼饲养时水量要控制在即将漫过它的身体的状态,这就限制了过滤器的使用。
人工养殖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2、大鲵苗种放养及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物一般用1PPM的漂***或0.5PPM的90%晶体***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 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 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3、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4、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4.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5.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6.饲喂: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7.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烂尾病防治
一、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一)水质的影响
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大鲵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
(三)放养规格大小悬殊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工放养大鲵的密度比较大,如规格大小相差悬殊,饵料缺乏时,常为争食而发生格斗,个体小的争食能力较弱,常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其尾部又常是受攻击的对象。
(四)饵料营养不良的影响
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钙、微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的残杀。
二、大鲵烂尾病症状
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
三、预防方法
(一)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在修建养鲵场时应考虑到光照,排灌水管、饵料台、栖息陆地等设施。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
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浸泡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层光滑的附着物时,再投放鲵种。
(二)消毒处理
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作消毒处理,其方法是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龙胆紫药水对大鲵皮肤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
(三)控制水质与水温
养鲵池水质要保持清爽,无污染,尽可能地应用溪水或清泉水。并做到定期更换池水,条件允许时,养鲵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14℃~28℃,炎热夏季,更换池水显得更为重要。
(四)放养个体规格整齐
现阶段的鲵种来源,均由人工繁殖,个体规格基本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差别越来越明显。这时应进行筛选,分级分池饲养,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
(五)投喂优质饵料
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水鱼虾、动物内脏、动物血液、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
四、治疗方法
(一)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有可能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血液,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二)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浓度全池泼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
(三)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0.3~0.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
(四)用氯霉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
娃娃鱼的养殖方法如下: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
2.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
3.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
4.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饵料 成体为肉食性动物,饵料分两大类:鲜活及冰冻动物。
投饲要根据娃娃鱼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习性来确定合理的投饲方法。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投饲必须坚持定时、定量、定位和定质的原则。
娃娃鱼养殖核心要领
1、保持微流水,进水与出水同时打开。
2、水位以鱼背过2-5公分为好,不要太深。
3、水温保持在16-22度之间,17-20度为最佳。
4、每天清除鱼的排泻物,保持水质不变质。
5、光线不要太亮,保持弱光为好。
6、最好给鱼搭建一个可藏身的暗穴,地板就可以做出来。
7、每月彻底清洗1次池子,给鱼体杀一次菌,食盐1-2%的浓度。
8、春秋季节每周给鱼杀菌消毒1次,池体一月一次。
9、遇到夏季高温,可用冰瓶给水降温使水保持在16-22度内。
10、大鲵怕热不怕冷,温度超过30度到40度就会很快死亡,但冬天零下10度都不会冻死,大鲵喜阴凉。
11、给鱼吃的东西最好是不变质的鲜活体,如果解体的料块最好用1-2%的食盐杀菌消毒,投食以天黑不久鱼体散游动在池内为最佳时间,投料不可过多,以当晚不剩料为好。
养殖池设计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 大鲵
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物一般用1PPM的漂***或0.5PPM的90%晶体***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螈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 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 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饲喂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烂尾病防治 一、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一)水质的影响 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大鲵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 (三)放养规格大小悬殊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工放养大鲵的密度比较大,如规格大小相差悬殊,饵料缺乏时,常为争食而发生格斗,个体小的争食能力较弱,常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其尾部又常是受攻击的对象。 (四)饵料营养不良的影响 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钙、微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的残杀。 二、大鲵烂尾病症状 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 三、预防方法 (一)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在修建养鲵场时应考虑到光照,排灌水管、饵料台、栖息陆地等设施。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 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浸泡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层光滑的附着物时,再投放鲵种。 (二)消毒处理 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作消毒处理,其方法是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龙胆紫药水对大鲵皮肤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 (三)控制水质与水温 养鲵池水质要保持清爽,无污染,尽可能地应用溪水或清泉水。并做到定期更换池水,条件允许时,养鲵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14℃~28℃,炎热夏季,更换池水显得更为重要。 (四)放养个体规格整齐 现阶段的鲵种来源,均由人工繁殖,个体规格基本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差别越来越明显。这时应进行筛选,分级分池饲养,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 (五)投喂优质饵料 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水鱼虾、动物内脏、动物血液、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 四、治疗方法 (一)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有可能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血液,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二)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浓度全池泼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 (三)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0.3~0.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 (四)用氯霉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 希望能采纳 谢谢
养殖池设计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 大鲵
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物一般用1PPM的漂***或0.5PPM的90%晶体***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螈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 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 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 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饲喂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烂尾病防治 一、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一)水质的影响 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大鲵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 (三)放养规格大小悬殊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工放养大鲵的密度比较大,如规格大小相差悬殊,饵料缺乏时,常为争食而发生格斗,个体小的争食能力较弱,常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其尾部又常是受攻击的对象。 (四)饵料营养不良的影响 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钙、微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的残杀。 二、大鲵烂尾病症状 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 三、预防方法 (一)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在修建养鲵场时应考虑到光照,排灌水管、饵料台、栖息陆地等设施。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 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浸泡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及池壁、洞壁粘上一层光滑的附着物时,再投放鲵种。 (二)消毒处理 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作消毒处理,其方法是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龙胆紫药水对大鲵皮肤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 (三)控制水质与水温 养鲵池水质要保持清爽,无污染,尽可能地应用溪水或清泉水。并做到定期更换池水,条件允许时,养鲵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14℃~28℃,炎热夏季,更换池水显得更为重要。 (四)放养个体规格整齐 现阶段的鲵种来源,均由人工繁殖,个体规格基本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差别越来越明显。这时应进行筛选,分级分池饲养,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 (五)投喂优质饵料 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水鱼虾、动物内脏、动物血液、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 四、治疗方法 (一)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有可能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血液,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二)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浓度全池泼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 (三)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0.3~0.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 (四)用氯霉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
希望赞一个,谢谢!谢谢!告诉大家娃娃鱼叫时像***所以要叫娃娃鱼o(∩_∩)o...!
1.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的水源为无污染的山泉溪水,水质清洁,水温适中(长年水温保持在4~25℃),环境幽静,气候凉爽。
2.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
我们是用模拟生态的方法设计养殖池。池子用砖块砌成,用水泥抹面。每个池子面积40米2,池深50厘米。池壁光滑,池面用水泥浇制成“T”形防逃檐。在池中用砖块上盖水泥板做成30~50厘米高的暗穴,暗穴中堆放10~20厘米高的卵石。池底成1%的比降,在池子最低处设置排污管。进水用水管从池子正中上方引入。池沟中放一块20~30厘米宽的卵石,高出水面10厘米,以便天气闷热时大鲵能找到一个栖息之地。整个养殖池上方用遮荫网覆盖。
二、鲵种投放
鲵种投放前应进行池子消毒和种苗消毒。若是新建成的鲵池,要用水浸泡一个月才能使用。用150克/米2的生石灰进行池子消毒,鲵种消毒用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来进行。投放时间为春季3月份,水温8~10℃,密度为一龄鲵种8~10尾/米2,二龄鲵种5~6尾/米2,规格整齐的鲵种在同一池中饲养。
三、日常管理
成鲵养殖的日常管理主要有水温、水质调节,饲料投喂和防病、防逃。
1.水温调节
在暑热期用遮荫网覆盖,保持水温不至于超过25℃。
2.水质调节
成鲵池的水保持清爽,水中pH值为7.2~8.2,池水透明度30厘米,溶氧量为5毫克/升,7天清理一次池中污泥和杂物。
3.饲料投喂
大鲵是肉食性动物,饲料投喂做到四定:定时,每次在傍晚时进行投食;定位,在相对稳定的位置进行投食;定质,投喂新鲜、无杂质的饵料,活饵料以小鲫鱼、青蛙为好;定量,每次投喂量为大鲵总重的6%~8%,夏秋两季每两天投喂一次,冬春两季每5天投喂一次。
4.疾病防治及防逃
大鲵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由于管理较好,不常发病,但腐皮病还是目前发现的主要病症。症状是成鲵表皮充血,出现椭圆形红斑,严重时呈点状溃烂,病灶大的达0.8厘米2,成鲵后肢尖脱落,趾骨外露。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鲵性好斗,相互撕咬,使皮肤受伤,细菌再感染。由此大鲵活动迟缓,摄食量减少。防治方法:按大小规格分开养殖;经常巡查,发现病鲵隔离治疗,用0.05微克/升呋喃唑酮浸泡30分钟,每隔一天浸一次,直到痊愈为止。
养殖过程中注意在出水口设置铁栅栏,防止成鲵逃逸。
娃娃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产,故又有中国大鲵之称。大鲵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华南、西南的深山密林溪流间。常见个体重2—5kg,体长约50~150cm,最大个体可达10~20kg。因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人为的滥捕滥杀加之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鲵资源日趋减少,属频危动物,故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此,开展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
1
如何饲养娃娃鱼
一、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喜阴暗、清凉、流动的摸水环境。它的食性广泛,幼体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为食。随着个体长大,逐渐捕食蝌蚪、青蛙、鱼,蟹,甚至连水鸟、羊肉都可为食。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大娃娃负还吞食同类幼体。娃娃鱼性情较凶猛,口腔大,上下有三排牙齿,掌握不好,它会行凶咬人。
二、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一)具备良好的水体环境:含碱量大的水或混浊水,对娃娃鱼的危害性极大,所以水质要清洁。水温以14~18℃为适宜,水深以30cm为好。
(二)修建阴暗的洞室:需用片石、水泥砂浆砌成拱洞,如水源好的防空洞也可利用。拱洞大小按饲养规模来决定。拱洞规格一般为:长30m,宽4.5m,高2.5m。
(三)饲养池:娃娃鱼的饲养池要建在拱洞内。最好分左右两排,中间为人行道,用砖建成四方形或长方形池子。池高1m,四周和池底用水泥抹光滑。池的面积大小不等,有2平方米,4平方米、6平方米、10平方米或更大,以利于大小分开饲养。每个池边都要设-个水位孔(或称溢洪孔,孔位高35cm,便于排水和控制水位。各池要安装进水管,管径大小视饲养池的面积大小而定。每个进水管都装上水龙头调节水量。池底设活动的石板孔穴,备娃娃鱼栖息用。
(四)要掌握饲养管理方法:夏秋季投食以蛙类为主要饵料,冬春季以羊肉为主要饵料。喂食的时间,每天早晚各1次,投喂数量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摄食能力酌定。每长1kg娃娃鱼需要精料1.7kg。 一般冬季少投饵,春季增加,夏秋季多投饵。以投喂新鲜、活饵为好。此外,应加强管理,做到勤巡塘、勤观察,勤检查、勤清污、勤洗池,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发生鱼病要及时用药消毒治疗。
我有个朋友家养的喂的是牛肉和鱼块。活体小金鱼苗也可以吃
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饲喂: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饲喂: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不变。
1.娃娃鱼可以放在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
2.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并投入少量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
3.饲养用的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放置3-5天后方可使用。
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
拓展资料
是观赏蛙蛙鱼,其实它的真正名字是东方蝾螈,并不是真正的娃娃鱼。
蝾螈(学名: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
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
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真正的娃娃鱼以鱼、蟹、虾、水生昆虫、蛙和蛇等水生动物为食。
如果你是在花鸟市场买到的所谓娃娃鱼,大多是东方蝾螈。
图片:
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他们大概在温度20度以上才会有食欲。
养殖娃娃鱼的步骤
1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娃娃鱼产卵用。
2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娃娃鱼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3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娃娃鱼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4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4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娃娃鱼患处的血液,致使病娃娃鱼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娃娃鱼怎么养_百度经验
外形特征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
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拓展资料
1、“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科学家研究:娃娃鱼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3、东方蝾螈可以在鱼缸饲养,还要经常见见阳光,不过不要太多。怎样饲养蝾螈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蝾螈产卵用。
养殖娃娃鱼的步骤
1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娃娃鱼产卵用。
2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娃娃鱼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3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娃娃鱼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4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4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娃娃鱼患处的血液,致使病娃娃鱼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4个月的猫喜欢吃什么猫零食-两个月的猫应该吃什么零食
比熊犬喜欢吃什么零食比熊犬喜欢吃什么零食?狗饼干主要由淀粉制成,比较容易消化,可以喂比熊犬;狗饼干是一类酷似人吃的饼干的狗
狗的眼睛容易感染什么-狗狗的耳朵容易受感染
狗狗的耳朵容易受感染我们的耳朵从外到内直通,耳朵内的分泌物不去特地***,它也会自己排出。但狗狗的耳朵结构相比人的更复杂,它们是呈“L”形
幼犬空调多少度-猫能吹多少度空调
猫能吹多少度空调猫房间多少度打空调冬天?一般来说,冬天合适的温度打16-19度左右就可以了夏天,猫在室内,空
狗吃变质的-猫吃了变质的东西喂什么药
猫吃了变质的东西喂什么药猫吃坏肚子拉稀怎么办?拉稀的情况也有很多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主要有两大类:
狗吃橄榄油的作用-狗狗食用橄榄油的8个好处
便泌时可用食用橄榄油金熊拉肚子怎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宠物出现的问题时,最好找出相应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金熊作为常见的家养宠
法斗喜欢做咬人的动作-狗狗总喜欢做“那种”动作怎么办
狗狗总喜欢做“那种”动作怎么办今天我们来说一下,狗狗总喜欢做“那种”动作怎么办?要说到那种猥琐动作,小型犬里面最容易出现的
狗为啥开始在家拉屎怎么办-小狗在家拉屎怎么办
猫咪刚到新家不尿不拉屎怎么办小猫如果不拉粑粑,不尿尿,该怎么***?猫咪每天的排泄次数根据它的进食量来决定,健康的猫咪排便是
与狗接触全身痒-训练狗与猫或其他狗接触
与爱猫长接触易患手癣猫咪宠物身上会携带细菌吗?其实宠物身上是很容易携带细菌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说有或者没有,但是为了安全
狗狗需要节育吗有好处吗-母狗需要绝育吗
母狗需要绝育吗还可以减少母狗肛周炎的机率、减低患上***瘤、宫颈瘤、卵巢瘤的机率。母狗节育的好处和坏处狗狗
狗狗低蛋白会怎么样-狗吃鸡蛋壳会怎么样
狗吃鸡蛋壳会怎么样狗可以吃鸡蛋壳,吃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不建议给狗狗吃。鸡蛋壳没有经过清洗和消毒,上面有大量的细菌,容易导致狗狗腹泻
怎么判断猫是不是生病了-怎么判断猫脚是否骨折
怎么判断狗狗是不是生病了狗狗比猫咪活泼好动,除非是上了年纪的高龄犬,否则它们通常都是活力充沛的劲量***!但是主人们千万不要
仓鼠洗澡沙是什么原因-仓鼠用什么洗澡
仓鼠睡浴沙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喜欢小仓鼠的人越来越多,也因着它小巧的身体可爱的外形,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眼球。喂养仓鼠比较简单,只需要细
狗狗能不能吃凤梨吗-狗狗能吃梨不
猫能吃梨吗猫可以吃梨。梨富含维生素,可以帮助猫补充所需的营养。但是你不能再吃梨了。你每次可以吃一小块,因为猫是食肉动物。多吃梨容易引起腹
白贵宾眼睛-比熊犬和贵宾犬是一个品种吗
比熊犬和贵宾犬是一个品种吗比熊犬和贵宾犬都是小女生们比较喜欢的两个犬种,都是属于不容易掉毛,性格活泼可爱,比较聪明的狗狗,两种狗狗的性格
狗狗总是舔自己腚眼-狗狗总是舔自己的脚丫子是怎么回事
金毛总是舔自己身上是怎么回事1、过敏或酵母感染慢性舔舐通常归因于可以追溯到过敏症,过敏源可能是食物,院子里的化学物质,地毯
我是沙皮狗英文-这些狗狗品种的英文你们知道吗
狗狗英文名这只狗的英文名字很陌生。给狗起名字的时候,可以根据品种给它起个朗朗上口的名字。1、外国名字是基于狗
小狗缺钙给他吃什么比较好-柯基犬缺钙吃什么比较好
狗缺钙吃什么好澳大利亚梗钙质对与狗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对于大型犬更是必不可少,因为狗狗需要运动,所以强健的骨骼是它们能
吉娃娃抱它总是发抖-吉娃娃经常发抖
吉娃娃经常发抖吉娃娃因为体型娇小,并且非常的聪明,因此得到很多人的喜欢。不知各位家长注意过吉娃娃发抖的情况,虽然有些时间是比较常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