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的外形特点与品种简介
2015-09-09 14:08:40倪倪

  合欢又名红粉扑花、夜合欢等,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原产于美洲南部,不但可以观赏,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我国黄河流域至珠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

合欢的外形特点与品种简介
合欢

  合欢,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干灰黑色;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3-5cm,总花柄近基部及最顶1对羽片着生处各有一枚腺体;羽片4-12对,栽培的有时达20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mm,宽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

  中文学名:合欢

  拉丁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别称:“马缨花”、“绒花树”、“合昏”、“夜合”、“鸟绒”

  二名法:Albizia julibrissi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含羞草亚科

  族:印加树族

  属:合欢属

  种:合欢

  分布区域:自伊朗至中国、日本。


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iang.zhang@boqii.com
波奇网诚征优秀稿件
投稿指南
猜你喜欢
127867 浏览
127313 浏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