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短鲷- 棋盘短鲷的介绍
2021-02-25 11:02:08蜜蜜儿

燕尾棋盘短鲷和雪花棋盘短雕有什么区别?

棋盘短鲷是野生短鲷中最美丽的一个品种。由Dr.WernerLediges于1958年发现。拖曳的尾巴以及鱼体上棋盘状的格子是棋盘短鲷的最大特征。棋盘短鲷有数种不同的品系,其中常见的一种是:雄鱼尾鳍中部有一个呈三角形的斑纹,雌鱼腹部呈火红色;而另一种则是雄鱼尾部具有大块斑点区域,而雌鱼尾鳍则完全透明。中文名棋盘短鲷外文名AgassiziiDwarfCichlid原产南美亚马逊河、尼格罗河适合水温26-28℃中文学名长丝双缨丽鱼拉丁学名Dicrossusfilamentosus界动物界门脊椎动物门亚目脊椎动物亚门纲硬骨鱼纲亚纲辐鳍亚纲目鲈形目亚目隆头鱼亚目科慈鲷科属双缨丽鱼属

棋盘短鲷的基本信息

棋盘短鲷:英文名称:AgassiziiDwarfCichlid学名:DicrossusFilamentosus原产:南美亚马逊河、尼格罗河、塔帕赫斯河、杰巴利河、马模里河等水系均有出产。一般成鱼体长4-8公分。适合水温:26-28℃。水质要求:总硬度(gH):1-2dGH,酸碱度(pH):5.0-5.5。

棋盘短鲷的介绍

棋盘短鲷是野生短鲷中最美丽的一个品种,由Dr.WernerLediges于1958年发现。拖曳的尾巴以及鱼体上棋盘状的格子是棋盘短鲷的最大特征。目前所知,根据原始产地分布的不同,棋盘短鲷有数种不同的品系:其中常见的一种是:雄鱼尾鳍中部有一个呈三角形的斑纹,雌鱼腹部呈火红色;而另一种则是雄鱼尾部具有大块斑点区域,而雌鱼尾鳍则完全透明。

短鲷的繁殖方式

短鲷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南美短鲷的繁殖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洞穴式,一种是开放式。Apistogramma属、Nannacara属、Biotoecus属和Taeniacara属的短鲷都是洞穴式繁殖。这些鱼儿会找到隐蔽性很好的洞穴、沉木、甚至枯叶间进行产卵繁殖。一般卵是附着在洞穴的上方的,多为红色。而Dicrossus属和Papiliochromis属的短鲷都是采用开放式繁殖的。所谓“开放”,是指它们会将卵产在平面的物体上。典型代表:荷兰、棋盘。一不小心出来一大堆小鱼怎么办?一般发现孵出小鱼后,鱼友都会很开心(我也一样!),开心之后就会问:我该怎么办?别急!首先看一下小鱼的环境,再做处理。要是在混养的情况下繁殖出小鱼,问题有点麻烦,因为小鱼开始还会比较听话,跟着爸爸妈妈“混”。可大些后就不听话了,它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可怕,一但离开了爸爸妈妈,就很可能被其它鱼只......,所以要是混养的情况下,想要保住小鱼,只能捞出小鱼单养,可以用吸管吸出。这样的话,你就成了小鱼的老爸老妈了,照顾起来自然有的你忙!若是亲鱼单缸饲养,那就好多了。若是缸足够大,可以不用捞出公鱼,双亲带小鱼是可行的。但要是鱼缸小,最好还是捞开公鱼。很多短鲷品种都是非常“凶”的,繁殖期间,搞不好会因为小鱼搞出鱼命!其实还是用大点的缸让亲鱼带好!没有比老妈还会带孩子的,大家说是吧?小鱼出来后喂什么?怎么喂?喂多少?细心为准备小家伙们的口粮吧。一般小鱼刚出来,还是用活饵的好。人工幼鱼饲料也有,试过几次,效果不好!活饵可以引起小鱼注意,营养又好。常见的有活体丰年虾幼虫、蜡虫等等。可能用的最多就是丰年虾幼虫了。刚孵来的小虾,大小刚刚好喂小鲷儿。一口一个,很有意思的!吃饱了就会看到小鱼肚子个个红红的。丰年虾幼虫喂起其实不难,将收集好的丰年虾在滤网中用选上来水冲洗去盐,就要以投喂了。投喂原则是少食多餐,若是有母鱼带小鱼,一般不会分的太散,可以集中投喂。若是老妈不在,就一定要投喂均匀,保证每条小鱼都能吃到小虾。而且一定不能给太多。吃不了会影响水质。

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iang.zhang@boqii.com
波奇网诚征优秀稿件
投稿指南
猜你喜欢
53032 浏览
57214 浏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