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卷尾鸟可以家养吗吃什么
2020-07-31 09:37:13三三6

这只是什么鸟?吃什么?

黑卷尾幼鸟

黑卷尾虽然身体不大,但尾羽较长,为保护其美丽的尾羽,宜用较大的鸟笼、或用鸟架饲养。一般可用八哥笼或弓形鸟架。

饲料喂法

幼鸟的饲料,可把肉沫、熟鸡蛋黄、玉米面(或鸡料)按6︰2︰2的比例混合;并稍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用水调成粥状(刚生羽芽的小雏)或面状(长齐羽毛的幼鸟)。小雏需用竹蓖挑着粥状饲料喂给。幼鸟可用手捻成长1厘米、两头尖的食团饲喂。成鸟饲料纯喂软料,成分与幼鸟饲料基本相同,只是再加些水果和蔬菜沫。

管理***

饲养黑卷尾全部喂软料,上、下午各一次。为了保持饲料新鲜,鸟又能吃得饱,喂料要定时,使鸟养成定时取食的习惯;因为软料易变质,尤其是夏季或霉雨期,应特别注意,下午的一次料可晚点喂,鸟吃完后即取出,切不可过夜。新捉获的成鸟野性较强,适宜养于昏暗、安静的鸟笼,于午后、黄昏喂饲料,饲料制作成黄豆样大小,放置于饲盆内供其自行食用,若长时间没有进食,可打开口器喂养,2-3天后待其熟悉环境后逐渐改饲盆喂养。新养的鸟自3-5日会自行鸣叫。

黑卷尾粪稀而腐蚀性强,每周宜洗涮两次栖杠,清一次鸟笼,以防足趾被污染。在北方冬季需室内过冬,在南方饲养,夏季夜间需用纱布罩上以防止蚊虫叮咬。

黑卷尾飞行姿态优美,大笼饲养可驯练它飞行捕食,令人悦目。架养时,初期放长脖线,用昆虫诱其捕食,进而放室内,抛食物任其飞行追捕,观赏起来的确别有情趣。驯熟的可放室外游戏,但需掌握鸟的饥饿程度或者拴有颈环,而且要逐步进行,以防飞失。

黑连鸟又叫黑卷尾,是个什么鸟鸟?

黑卷尾别名:黑黎鸡、黑龙眼燕、黑连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英文名:Black Drongo

分类:雀形目、卷尾科

外形:黑卷尾体长约27厘米。通体黑色,尾长而呈叉状。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次级飞羽的先端缘以淡色,翼缘杂以白斑。***黑色无金属辉亮,自胸以下的羽毛具有淡色近白的羽端,向后更显著。虹膜-红色

习性: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或在竖立田野间的电线杆上,一见下面有虫时,往往由栖枝直降至地面或其附近处捕取为食,随后复向高处直飞,形成“U”字状的飞行。它还常落在草场上放牧的家畜背上,啄食被家畜惊起的虫类。主食各种昆虫及幼虫,如蝗虫、甲虫、蜻蜓、胡蜂、金花虫、瓢、蝉、天社蛾幼虫等。它的叫声为嘹亮的金属声音,活跃多变,还能模仿他鸟鸣叫。

黑卷尾性情凶猛好斗,特别在繁殖期间,常常双双起飞,用嘴啄击,用翅扇打,使入侵者仓皇而逃。有时碰上较大的老鹰,它还会联合红尾伯劳协同作战。但其实黑卷尾和红尾伯劳的合作只是暂时的,敌人一离,它们就各自站在各自的枝头,宛如陌路人一般。

繁殖:繁殖在6—7月间。巢以高粱秆、草穗等、以及蛛网网丝等织成浅杯状,常置于榆、柳等树巅,细枝梢端的分叉处。卵每产3-4枚,卵为白色,而杂以紫色块斑,其上更缀以赭色,尤其在卵的钝端。

分布范围:伊朗至印度、中国、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分布状况:常见的繁殖候鸟及留鸟,见于开阔原野低处,偶尔上至海拔1600米。亚种albirictus于***东南部;亚种harterti为台湾的留鸟。迁徙鸟中亚种cathoecus繁殖于吉林南部及黑龙江南部至华东、华中并青海、西南、海南岛及华南;迁徙经中国东南地区。

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iang.zhang@boqii.com
波奇网诚征优秀稿件
投稿指南
猜你喜欢
13470 浏览
mobi7939062怎么拿货
13889 浏览
13993 浏览
14251 浏览
104958 浏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