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鹀百科-黄胸鹀的品种简介
2022-06-21 04:22:11三三6

  黄鼠,又称达乌尔黄鼠、蒙古黄鼠、草原黄鼠,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黄鼠属。为群体散居性的地栖型动物,通常栖息在典型的草原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带。主要吃农田作物、牧草的绿色部分及种子,秋季也常扑食昆虫、青蛙和其它小型鼠类等。它们是一种危害性比较严重的物种,由于其数量多,食量大,对当地的农作物危害极大;又是鼠疫菌的主要携带和传播者,为重点杀灭对象之一。

黄胸鹀的品种简介

  黄胸鹀(E***erizaaureola)别名禾花雀,目前共有两个亚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该物种现面临着濒危,10年内很有可能灭绝。现在国家将该物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目前黄胸鹀主要分布在北欧至西伯利亚,北部和中国,冬季在印度等地。中文学名:黄胸鹀中文别名:黄胆、禾花雀、黄肚囊、黄豆瓣、麦黄雀(详情介绍)、老铁背二名法:E***erizaaureola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鹀科属:鹀属种:黄胸鹀分布:朝鲜半岛和列岛、千岛群岛

黄胸鹀特征及生活习性

  繁殖期5-7月。在4月末5月初可听见雄鸟站在草茎和灌木顶端长时间鸣叫、求偶,鸣声清脆婉转。巢多筑于草原、沼泽和河流与湖泊岸边地上草丛中或灌木与草丛下的浅坑内,利用四周的草丛和灌木隐蔽,一般很难发现。巢呈碗状,外层由枯草叶和草茎构成,内层由更细的枯草茎和草叶构成,内垫有牛毛、、马尾和兽毛等。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6枚,通常4-5枚。卵绿灰色、被有灰褐色或褐色斑纹,卵为卵圆形。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3-14天。

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iang.zhang@boqii.com
波奇网诚征优秀稿件
投稿指南
猜你喜欢
45740 浏览
44458 浏览
44732 浏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