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卷尾鸟的叫声
2020-08-04 13:41:02三三6

这种是什么鸟的叫声啊

我猜测是杜鹃鸟,准确的说是四声杜鹃

四声杜鹃(学名:Cuculus micropterus):是中型鸟类,体长31-34厘米。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 ;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 ;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翅形尖长;尾具宽阔的近端黑斑,翅缘白而无斑;***横斑较粗,达3-4毫米宽,且较疏,斑距超过5 毫米。

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俄罗斯远东,东到***,南达印度、缅甸、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大巽它群岛。

黑连鸟又叫黑卷尾,是个什么鸟鸟?

黑卷尾别名:黑黎鸡、黑龙眼燕、黑连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英文名:Black Drongo

分类:雀形目、卷尾科

外形:黑卷尾体长约27厘米。通体黑色,尾长而呈叉状。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次级飞羽的先端缘以淡色,翼缘杂以白斑。***黑色无金属辉亮,自胸以下的羽毛具有淡色近白的羽端,向后更显著。虹膜-红色

习性: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或在竖立田野间的电线杆上,一见下面有虫时,往往由栖枝直降至地面或其附近处捕取为食,随后复向高处直飞,形成“U”字状的飞行。它还常落在草场上放牧的家畜背上,啄食被家畜惊起的虫类。主食各种昆虫及幼虫,如蝗虫、甲虫、蜻蜓、胡蜂、金花虫、瓢、蝉、天社蛾幼虫等。它的叫声为嘹亮的金属声音,活跃多变,还能模仿他鸟鸣叫。

黑卷尾性情凶猛好斗,特别在繁殖期间,常常双双起飞,用嘴啄击,用翅扇打,使入侵者仓皇而逃。有时碰上较大的老鹰,它还会联合红尾伯劳协同作战。但其实黑卷尾和红尾伯劳的合作只是暂时的,敌人一离,它们就各自站在各自的枝头,宛如陌路人一般。

繁殖:繁殖在6—7月间。巢以高粱秆、草穗等、以及蛛网网丝等织成浅杯状,常置于榆、柳等树巅,细枝梢端的分叉处。卵每产3-4枚,卵为白色,而杂以紫色块斑,其上更缀以赭色,尤其在卵的钝端。

分布范围:伊朗至印度、中国、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分布状况:常见的繁殖候鸟及留鸟,见于开阔原野低处,偶尔上至海拔1600米。亚种albirictus于***东南部;亚种harterti为台湾的留鸟。迁徙鸟中亚种cathoecus繁殖于吉林南部及黑龙江南部至华东、华中并青海、西南、海南岛及华南;迁徙经中国东南地区。

黑色的鸟

黑卷尾  黑卷尾别名黎鸡、黑龙眼燕

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

英文名:Black Drongo

分类:雀形目、卷尾科

外形:黑卷尾体长约27厘米。通体黑色,尾长而呈叉状。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次级飞羽的先端缘以淡色,翼缘杂以白斑。***黑色无金属辉亮,自胸以下的羽毛具有淡色近白的羽端,向后更显著。虹膜-红色

习性: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或在竖立田野间的电线杆上,一见下面有虫时,往往由栖枝直降至地面或其附近处捕取为食,随后复向高处直飞,形成“U”字状的飞行。它还常落在草场上放牧的家畜背上,啄食被家畜惊起的虫类。主食各种昆虫及幼虫,如蝗虫、甲虫、蜻蜓、胡蜂、金花虫、瓢、蝉、天社蛾幼虫等。它的叫声为嘹亮的金属声音,活跃多变,还能模仿他鸟鸣叫。

黑卷尾性情凶猛好斗,特别在繁殖期间,常常双双起飞,用嘴啄击,用翅扇打,使入侵者仓皇而逃。有时碰上较大的老鹰,它还会联合红尾伯劳协同作战。但其实黑卷尾和红尾伯劳的合作只是暂时的,敌人一离,它们就各自站在各自的枝头,宛如陌路人一般。

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iang.zhang@boqii.com
波奇网诚征优秀稿件
投稿指南
猜你喜欢
2335 浏览
2593 浏览
2939 浏览
94614 浏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