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别名癞蛤蟆、蛤巴、癞疙疱、蟾蜍,黑眶蟾蜍。癞蛤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过,这种蟾蜍主要栖息于农林、低地,城镇内的校园、沟渠等地方,尤其是下雨天在农村非常易见。
每到繁殖季节就会成群出没于溪涧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发出鸣亮的求偶叫声,并互相拥抱,一时蔚为奇观。由于牠较其它蟾蜍更接近人类居住地,而且数目相当多,因此俗语中的癞蛤蟆多指黑眶蟾蜍(在台湾也有指盘古蟾蜍)。
中文学名: 黑眶蟾蜍
中文别名: 癞蛤蟆、蛤巴、癞疙疱、蟾蜍,黑眶蟾蜍
二名法: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两栖纲(Amphibia)
亚纲: 滑体亚纲(Lissamphibia) 是两栖纲现存的唯一个亚纲。
目: 无尾目(Anura)
亚目: 新蛙亚目(Neobatrachia)
科: 蟾蜍科(Bufonidae)
属: 蟾蜍属(Bufo)
种: 黑眶蟾蜍
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宁夏、四川、云南、贵州、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其他分布在南亚、中南半岛及东南亚。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的个体较大,皮肤粗糙除了头顶部无疣,其它部位全是疙瘩,俗名叫癞蛤蟆。成年后的雄性蟾蜍的体长平均在63㎜左右。成年后的雌性蟾蜍体长应在96㎜。
形体特点
黑眶蟾蜍的后腺较大,长椭圆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体色一般为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黄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外观描述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自吻部开始有黑色骨质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睑并直达鼓膜上方,形成一个黑色的眼眶,故命名。体型中等至大型,显现明显的两性异形 , 雄性平均体长50至60 mm 、 雌性则可达90 mm或以上。有多样不同的体色,背部多为黄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满黑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则为乳、黄色, 皮肤粗糙。吻端钝圆,头略宽,上下颔附近均有黑色线,单咽下内藏声囊 。眼后有香肠状的耳后腺 ,鼓膜显著,除头部外全身均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质刺。在受惊吓时除耳后腺会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会分泌出毒液以自卫。前肢较细长,后肢则较粗短,均呈圆形,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别名癞蛤蟆这种蟾蜍的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采集后叫蟾酥,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目前癞蛤蟆野生资源有限,因此,人工饲养蟾蜍有广阔前景,也是农村一条致富的好门路。那么人工饲养癞蛤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黑眶蟾蜍的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下生存。主要栖身于阔叶林 、河边草丛及农林等地,亦会出没在人类活动的地区,如庭院及沟渠等 。全球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此外在香港 、 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均有发现。
饲养场地:养殖场地四周建1米高的围墙,里面可设养殖池、产卵池和孵化池。饲养池周围要有草坪或菜地,供蟾蜍捕食、栖息;场地中要安装灯光,以在夜晚诱引虫类供其捕食。
繁殖:蟾蜍为卵生,繁殖能力较强。每年当水温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时产卵。每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5000枚左右,卵一般成双行排列在管状的胶质卵带内,卵带缠绕于水草上。可将卵放在孵化池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时水温保持在10℃以上,并随时调节水深,控制水温。遇寒流、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白天喜欢栖息在土洞或墙缝中休息,通常在晚上出来找食吃,黑眶蟾蜍喜食昆虫偶尔也吃蚯蚓。那么人工饲养黑眶蟾蜍应喂食哪些食物呢?
养殖蟾蜍,要根据它的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喂,供给充足的饵料。幼蟾蜍的饵料是浮游生物,可将猪牛粪、蔬菜下脚料、泔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以及糠麸等投入池中,培植浮游生物。成蟾蜍主要以昆虫为食,可在养殖场内种植各种植物招引昆虫,夜间用灯光引诱昆虫,还可养殖黄粉虫、蚯蚓,捕捉蝇蛆,或在养殖场内堆积厩肥以孳生虫子为其提供食饵。